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,要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,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。着力提升现代工业发展能级,牢牢把住钢铁产业“基本盘”,充分挖掘钒钛产业发展潜力,抢占新能源“蓝海”赛道,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,培育先进钒钛钢铁材料、清洁能源2大主导产业和钒钛磁铁矿采选冶、绿色化工、装备制造3大支柱产业竞争新优势,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。
对此,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李双全认为,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,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,加快建设具有攀枝花特色、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精准把握了攀枝花加快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关键要害,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。 赣州要闻网
锚定发展目标 明确发展路径
处暑,秋高气爽。走进钒钛高新区,一个个大项目持续落地让人倍感振奋,一项项新突破释放出活力充沛的强烈信号。
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、安宁股份钛(合金)材料全产业链项目、东方电气氢能产业示范项目正加快推进。
据了解,这些项目将在3年内陆续建成投产,新增产值超过500亿元。届时,钒钛高新区本部工业总产值将实现翻番。
李双全介绍,钒钛高新区将围绕创建“全国百强高新区”,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,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,努力建设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。力争到2027年,高新区本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,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超600亿元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家,省级及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超过13家,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贡献高新区力量。
筑牢产业根基 提升发展能级
钒钛高新区,不仅有高新项目,更有领跑全球的头部企业。
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便是其中的代表。据介绍,该项目建成后,攀钢将具备年产海绵钛6万吨的生产能力,成为全球最大的海绵钛单体企业,攀枝花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,为推动钛深加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李双全介绍,围绕建设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钒钛高新区将坚持把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,加快实施安宁钛材、东方电气氢能示范、当升蜀道磷酸铁锂(锰)等重大项目。强化项目攻坚突破,力争攀钢熔盐氯化法钛白、海绵钛扩能、全瑞盐酸法钛白、钒储能示范电站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。强化项目招引,推动钒储能6万立方米钒电解液、液氢应用示范工厂、攀钢1.5万吨钛材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,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加快建设钒钛新材料产业园、氢能产业示范园、钒储能产业园。 河北新闻网
聚焦转型升级 严守四条“红线”
钒钛高新区既要牢牢稳住传统优势产业“基本盘”,也要积极开拓新兴产业“新蓝海”。
东方电气(攀枝花)氢能产业项目是高新区新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。项目协议投资金额17.8亿元,分两期建设。其中,加氢综合能源站项目从开工到主体工程完工仅用时44天,建成国内西部第一条商用输氢管线,第一个加氢综合能源母站,创下国内同类型项目建设速度第一。在用氢示范环节,10辆氢能源公交车已顺利开通示范运营,服务市民绿色出行。实现了氢能示范项目当年洽谈签约、当年落地建设、当年竣工投运的“高新速度”。目前,分布式光伏发电、液氢工厂等二期氢能产业项目也正积极推进。 三明新闻网
除此之外,钒钛高新区作为氢能产业“一中心两区多点”空间布局中的主要承载地,响应打造制、储、输、用和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全链条、全要素发展要求,主动开展高新区氢能产业实施方案的编制和相关头部企业的招引。其中,钢企欣宇化工副产氢气提纯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行。
李双全介绍,钒钛高新区将围绕推进科技创新,进一步建强科技创新平台,聚集科技领军人才,突出企业主体作用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做实“一区多园”,强化与先进高新区交流合作,推动高新区排名争先进位,力争2027年进入“全国百强”。严守“安全、环保、耕地、债务”红线,扎实推进化工园区整改提升,确保年内复核达D级;推进数字园区建设和清洁生产,实施好“亩均论英雄”,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。(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晏洁)
审核: 丁傑 责任编辑: 伍家秀